请输入关键字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关乎你我他,让我们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发布: 牡丹江大学 日期: 2024/12/11 点击次数:

安全如弦,时刻紧绷。在生活的舞台上,它是不容疏忽的背景。从校园到社会,从现实到网络,危险或隐或现。让我们开启安全教育之旅,掌握防范之策,为生命筑牢坚固防线,在安全守护下奔赴精彩前程。

一、消防安全

    1. 宿舍防火:禁止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电暖器等。禁止使用充电宝,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劣质电器设备,避免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定期检查宿舍电器设备和线路,如有老化、破损应及时报修。     图片

    2.教学楼与图书馆防火:熟悉教学楼和图书馆内的安全通道位置,了解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离开教室或图书馆时,应关闭电器设备和照明灯具,防止长时间通电引发火灾。如遇火灾,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按照安全通道指示标志迅速撤离。

图片

二、网络安全

1.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在网络上泄露个人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谨慎使用公共 Wi-Fi,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登录重要账号等操作。

2.防范网络诈骗: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信息、链接或邮件,尤其是涉及中奖、兼职刷单、网络贷款等内容。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老师、家长或警方联系,避免上当受骗。不参与网络赌博、非法传销等违法活动,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图片

三、学会识别校园欺凌、网络欺凌

1.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欺负、侮辱对方,造成身体、精神、财产损害的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图片

2.网络欺凌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的欺凌。它可以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平台、游戏平台和手机上进行;它是一种反复的行为,旨在吓唬、激怒或羞辱那些被攻击的人。

示例包括:

在社交媒体上散布关于他人的谎言或发布令他人难堪的照片;

通过即时通讯平台发送有害信息或威胁;

冒充他人并以他人名义发送恶意信息。

面对面欺凌和网络欺凌经常会同时发生,但网络欺凌留下了数字足迹——这一记录可以提供有用的证据,帮助制止攻击行为。图片在校园欺凌中,“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实际上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关系,要打破校园欺凌,可以从打破三者关系入手:

1、不做“施暴者”。跟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避免产生冲突。若同学间有矛盾,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求助,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2、不做“旁观者”。拒绝成为煽风点火的帮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向被欺凌的同学施以援手,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甚至报警。

3、不做“受害者”。在遭受欺凌时,若对峙双方能力相当,则冷静地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若实力悬殊,则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记住自己的人生安全永远放在首位。

同学们,生命诚可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营造安全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 源 :平安中国

初 审 : 郭新宇

复 审 : 董世隆

终 审 : 刘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