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基础和先导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青年大学生关爱社会特殊群体,经贸与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王翊、《社区服务理论与实务》《社区管理与沟通》《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主讲教师高兴成于2024年11月22日下午13点组织23级、24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志愿者走进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大手牵小手,体验与关爱共成长”活动,和特殊学校的孩子们共度温暖的下午时光。
活动开始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兰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同时也给大学生志愿者们讲起了特殊孩子的情况及活动注意事项。特殊儿童是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特殊儿童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等。
此次活动包括一对对互动游戏、手把手手工制作、安全主题教育宣讲、歌舞表演等。志愿者们在兰波院长的引导下牵起孩子们的小手一起做游戏,孩子们与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打篮球、跳绳、感统训练、认知训练等活动,虽然彼此从未谋面,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生疏感。因个别孩子存在沟通障碍,志愿者们听取了兰波院长的建议,根据不同孩子的发育情况“因材施教”,有的绘声绘色的讲起来故事,有的当起了幼儿园教师开启了认知训练,有的悄无声息的做起了感统训练,体育馆里“耀耀生辉”充满了青春的力量。
心与心的呼吸是相通的,爱与爱的牵手是快乐的。志愿者们和孩子们手牵手回到了教室,和孩子们一对一做起了小手工——捏黏土,这项活动不仅丰富了特殊儿童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孩子们手眼协调能力,提升了认知能力,同时也帮助志愿者在心灵层面与孩子们构筑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促进了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对于特殊儿童,安全主题教育勇远在路上。24级社管班洪旭同学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节安全教育讲座,包括居家水电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同时结合孩子们的特殊情况,以直观图片、互动小问答、讲解等方式做安全教育宣讲。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亲切互动交流,教室里处处洋溢着温馨氛围。
活动最后,社管班24级同学胡寿颜同学和孩子们一起唱歌,一首“虫儿飞”弥漫在温暖的教室里,随着欢乐节拍,23级同学娜迪耶·马力克又给孩子们献上新疆舞,跟随热歌辣舞演绎,孩子们都跟着舞动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尽管动作不标准,但她们的热情和专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牡丹江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参加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也是《社区服务理论与实务》、《社区管理与沟通》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政要素有机融入日常教学,工学交替授课的重要形式。此次活动代表着对家庭、社会和国家中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尊重,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特殊儿童社交能力与沟通能力,旨在呼吁社会关爱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并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为。最后祝愿特殊儿童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