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基础和先导教育;同时加强青年大学生尊老爱老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贸与管理学院党支部,《社区服务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讲教师高兴成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政要素有机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工学交替授课形式,于2024年9月11日上午8点30组织23级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走进社区,进入爱民区颐景山水小区,参加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认知筛查,为社区老人义务筛查。
认知障碍筛查有助于家人更好地了解老人的状况,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照顾。家人可以根据筛查结果,调整与老人的相处方式,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例如,在家中设置明显的标识,防止老人走失;耐心地与老人交流,帮助他们回忆往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的情怀。
同学们在社工者的带领下,化身成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社区工作服务中去。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热情踊跃参加活动,瞬间成立了“组织签到、专业筛查、结果汇总、咨询答疑、平安护送”等几个小分队,秩序井然,文明有序,为我们的社区老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志愿者的身姿和老人们的慈祥笑容在小区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位年迈的老奶奶行动不便,志愿者就全程搀扶老人检查,并平安护送家中,老奶奶激动的说:“国家可真好呀,这些孩子可真贴心呀!”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和体会,同学们都表示下次有类似的活动还要变成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社区服务经验,更要关注我们的老年人群体,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使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牡丹江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参加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主题教育活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表着对家庭、社会和国家中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尊重,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孝老敬老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将孝亲敬老的美德,深深种在社会上每个人的心中吧!